浅析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如今,我国地方院校对于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其教学方法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效果与发展。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加
现如今,我国地方院校对于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其教学方法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效果与发展。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与完善,能够更好地推进今后音乐学教育的发展。
一、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其问题
(一)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育理念比较传统
很多地方院校并没有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也没有办法在从课本出发讲解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内容的创新升级,对于如今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来说,很多教学理念的改进得不到重视。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学的实践教学也没有严格的规划与内容要求,在教学方面还是侧重于音乐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内容。地方院校教学需要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进一步落实,尽管理论知识的巩固十分关键,但是,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社会价值。鉴于此,需要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1]。
(二)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课时设置较少
对于音乐学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来说,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按照实际的教学要求进行课时的设置,长短有所不同。各个地方院校有着自己的安排与规划,但是在整体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一些综合类院校在课程时长设置中,实践课程占有总课程时长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样的课程时长设定能够看出院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而一些音乐院校实践课程只占总课程时长的百分之十左右,这样的比例控制就能够看出院校对于实践课程不太关注[2]。对于音乐专业院校来说,实践课程往往会放在寒、暑假进行补充学习。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方法往往不能达到实践教学想要的效果与教学质量。
(三)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比较落后
在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划中,大部分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以提高音乐艺术素养与具备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为准则。在基础知识扎实之后,再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能够按照今后就业的任职需求进行进一步的系统规划。但是,由于国家不断的发展,艺术事业也在全新的要求下不断地更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文化艺术的产业发展需求,应当在现有的社会需求模式下,进行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团队建设,以社会就业需求为引导,将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目标的整体规划,将系统性的内容进行细致与合理的划分。
(四)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地方院校还是采用单一性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日常任务的推广。比如,民族师范学院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一般都会采用一对二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进入校园初期,会有专业的辅导教师进行日常辅导,在毕业前期,通过专业课的选择进行课程的确定,然后进行专业类的细分。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阶段,都是由一位专业教师引导进行课程教学[3]。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师生之间彼此互动的课程气氛,艺术的氛围也比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没有直接实践的过程,缺乏舞台经验。在教师的教学中,这种单一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统一性的大课教学方法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阻碍,对于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有十分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舞台实践次数较少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一学期安排一到两次的舞台实践课程,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
二、地方院校就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改进内容
地方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如今的高校音乐发展中受到了教育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只有将实践融合到理论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完善的师生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效果。对地方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改进措施,可以从课程教学的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在现有的音乐学专业课程中增加其实践内容的比重
在我国现如今的地方院校中,大部分的地方院校其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为12%—15%,但是国外对于该类课程的设置一般都会高于我国。鉴于此,我国地方院校需要按照实际的社会需求增加其课程比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音乐学专业人才的整体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改进是我国地方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将音乐学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提升到40%左右,就能够更好地解决实践不足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网址: http://www.zgylxzz.cn/qikandaodu/2021/0128/327.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文化自觉”与“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学专业